當對一級,二級和混合污泥應用超聲波時,可溶性COD和銨的差異
超聲處理通常用于增強污泥的厭氧消化。通過在不同比能量(從3,500到21,000kJ / kgTS)實施超聲波破碎來評估初級,次級和混合污泥的有機物質溶解的**佳條件。在處理后和隨后的發酵(24小時,37℃)后,監測可溶性化學需氧量(sCOD)和銨態氮(NH 4 + -N)的變化。在二級污泥中處理的效果明顯比在其他類型的污泥中更顯著。當根據污泥(在初級污泥中為3,500-7,000kJ / kgTS和在次級污泥中為10,500-14,000kJ / kgTS)在不同能量下施加超聲時,發現溶解度的相對**小值。這個**小值在混合污泥中不那么明顯。在超聲波破碎后不需要加入接種物以進行隨后的發酵。在該**終階段后,沒有觀察到關于sCOD的一般模式。增加和減少的條件是超聲輻射的覆蓋; NH 4 + -N值在發酵期間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