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州海域 COD 質量濃度季節分布主要受降雨量的影響,呈現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規律,而在春、夏季 COD 質量濃度在一定程度上受生活污水及工農業廢水季節排放等因素影響; 空間分布上,COD 質量濃度呈現灣內向灣外遞減的特征, 主要受珠江徑流和陸源排污的影響, 而鄰近各水道的站位還受沖淡水的稀釋作用的影響。COD質量濃度在秋季表、底質量濃度有一定分布差異,其余季節則不明顯。DO 質量濃度季節分布受溫度的影響明顯,冬季 DO **高,夏季 DO **低,而在春、秋季節,除了溫度外,降雨量及污染物耗氧程度等因素也影響著 DO 的季節分布; 空間分布上與COD 相反,呈現灣內向灣外遞增的趨勢,主要影響因素與 COD 類似。DO 垂直分布在夏季較為明顯, 部分灣內站位存在底部缺氧現象, 對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會造成一定影響 (如導致氮鹽的反硝化作用等) 。
(2)COD 與三氮、Chl-a、DO 相關關系明顯,而 DO 主要與 pH、COD、石油烴、Chl-a 有顯著關系, COD 與三氮的相關關系反映了 COD 與氮鹽的同源性,即主要來源為廣州市區生活污水。而COD、DO 與 Chl-a 的高度相關,體現了 COD、DO 對水體富營養化及初級生產力的研究重要性。
有研究表明, 赤潮高發地區除了具備較高的營養和合適水文條件外,也往往是 COD 嚴重超標的區域[24] , 盡管COD與赤潮發生的關系及機理尚不清楚,但本文中 COD 與 Chl-a 較高的相關性也較好的印證了這一點。DO 與 Chl-a 盡管有較高的相關性,但不同于伶仃洋海區 [25] 、長江口海區 [18] 的顯著正相關, 體現了河口海區由于不同的污染負荷造成耗氧與復氧作用結果的不同。此外,DO 與營養鹽及 COD 的相關性,對于研究碳循環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